地址:合肥市经开区繁华大道与翡翠路交口经典广场A座7楼
电话:0551-62853688
“不管是从商,还是从事任何其他职业,一定要找准自己的方向,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坚定地走下去,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起来。”
他是历史系的高材生,却承继了徽商亦儒亦贾商旅精髓,从推销员做起的奋斗屐痕中透着“一文钱,照样可以倒腾出的名堂来”的精神;
他从土地中寻找商机,在冻干产品深加工事业中独树一帜,财聚八桂大地书写人生传奇;
他以恩度品牌为坐标,链接广西与安徽两地资源,服务地方经济。
在当今中国开发开放的热潮中,一家专业从事农业深加工的高科技食品企业应运而生。 多年来,刘圣本也成为致力于突围农业深加工的“领航者”。
梦想从这里起航
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敢于“单枪匹马闯江湖”,实在需要非常大的勇气,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圣本的创业之路,也绝不是头脑发热的一时冲动,从为他人作嫁投身营销行业,他在一步步地靠近自己成功的方向,一步步走上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
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大江南北留下他奋斗的身影。
1995年,刘圣本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他将成为一名教师,开始自己的执教生涯。
此时,借着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春风,中国大地正掀起一股新的创业热潮。而身边众多亲朋好友的从商经历,更是让“不安分”的刘圣本对下海经商满怀憧憬。
兴奋中裹挟着一股冲动。
他不顾亲人朋友不解的目光,从安徽只身南下,直奔创业之都深圳。
“当时就是凭着一股劲,很盲目。”现在,谈起当年南下深圳的经历,刘圣本笑着坦承。
而这也恰是当时许多下海创业的人的普遍状态,在那个到处都蕴藏着机会的年代,激情与胆识更容易造就成功。
在深圳,刘圣本打过短工,搞过推销。
不久,他进入了一家知名的饮水机品牌企业——安吉尔公司。在那里,刘圣本的销售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历练。同时,他也攒到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
1996年,“不安分”的刘圣本再次做出了一次新的抉择。这一次,他将目光投向首都北京。当时,安吉尔采用的是销售承包的市场开发模式,而这种模式,在刘圣本看来恰恰是一种机会。
怀揣着在深圳赚到的1万多元钱,刘圣本来到了北京。但创业的过程并不像刘圣本想的那样一帆风顺,偌大的北京市场,大量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只有一万多元启动资金不啻于杯水车薪,很快,刘圣本就感到力不从心。
很多年后,刘圣本对此次北京之行,仍旧笑称之为“盲目”。
半年后,北京的生意仍然没有起色,刘圣本只能忍痛将北京的业务还给公司,一路北上,继续寻找商机。
此后,刘圣本一路北“漂”至沈阳和哈尔滨,在这一过程中,他意识到,没有资金实力,大城市并不适合自己发展。就这样,一路向北,他最终来到了距离哈尔滨不远的大庆。在这里,刘圣本很快体会到了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大庆,地处中国东北松嫩平原中部,黑龙江省西部,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当时的大庆已有100多万人口,因为石油开采的缘故,人们的生活相对富足,然而,那里的水质并不好,对饮水机和净水器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为了尽快让人们了解自己的产品,刘圣本雇人在小区内演示饮水机的使用方法,很快就打开了市场。在短短3个月内,就卖出了6000多台。正是这6000多台的饮水机,让刘圣本的梦想开始起航。
经过了两三年的时间,凭借着饮水机产品,刘圣本在大庆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特别是一些油田的团购业务,让他与油田打起了交道。
从1998年开始,刘圣本开始涉足石油物资采购领域,为一些大型油田提供电机、电缆和生活物资等产品。涉足石油物资采购给刘圣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在最高峰时期,刘圣本的年销售额达到了4、5亿元。
他的个人资产也随着业务的扩张,达到了上亿元。
战场般的商界经历了十余年,也终于让他梦想起飞。按理说,随着财富的积累,此时的刘圣本应该感到了满足。
然而,不安分的他却感觉到,传统商贸很难创造更多的价值,尤其是不会产生自己的产品,自己支配的实体和自己的品牌。
2003年,中央开始重视发展农业,提倡解决“三农问题”。这时的刘圣本认识到,商机来了!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副产品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然而,由于农副产品的价格始终不高,受天气、交通影响又十分严重,即使丰收了,也很难脱贫致富。国家每年都要拿出大量款项支援农业、补税免差。
一个闪光的理念在刘圣本脑海中产生了,他迅速制订了农产品的科技化、规模化、高附加值深加工转换的操作框架。
在刘圣本看来,未来天然绿色食品必然以其健康、营养的特质,掀起一场消费革命,科技发展必然改变人类的生活状态。传统的饼干、糖果等食品的生产,往往需要辅以防腐剂、色素等各种人工合成的添加剂加工而成;未来,这些都可以用纯天然提取物来替代,同时,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取代传统食品加工工艺,在保证天然健康的前提下生产出消费者喜爱的优质产品。
一方面面造福农民,一方面谋求产业深化发展,在这种趋势下,农副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的高附加值深加工必将大有可为。
站在新的高点起跑
已完成原始积累的刘圣本,这一次,站在一个全新的高点起跑。
恩度公司自亮相伊始即定位于做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市场的快速发展,证明了刘圣本选择的正确。企业每年新增产品研发率达到10%以上,在国内冻干行业领域保持领先优势。产品出口到日本、美国、南非、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现在市场上的香蕉片基本上是用热风干和油炸的高温工艺制成的。而我们的香蕉片则是经过冷冻后真空低温脱水工艺制成的,被称为冻干食品。”刘圣本的高附加值产品就是从香蕉开始做文章的。
“所谓冻干食品是将新鲜的水果、蔬菜先通过速冻冻结至冰点以下,使原料里面的水分变为固态冰,然后在真空低温状态下,使冰直接从固态升华为气态脱走,从而使果蔬干燥,采用冷冻干燥加工技术得到的脱水食品就是冻干食品。”
刘圣本明白,要想在传统的农业产业中做出新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必须要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而冻干食品,就是提高附加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经过两年多的论证和考察,2005年,刘圣本作别大庆,再次南下,把事业的重心放在了广西南宁,依托广西地处亚热带的丰富自然资源优势,创立了广西恩度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攻冻干果蔬产品出口加工。
刘圣本所涉足的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是一项源自发达国家的航天食品脱水技术,简称冻干技术。由于其具有的诸多优点,近年来,冻干食品在欧、美、日本的消费量迅速增加,在国内市场也展现了广阔的前景。冻干脱水后的蔬菜、水果、肉类、水产、调料等,除应用于宇航、军需、登山、旅游、勘探、采矿等行业外,已广泛进入餐馆和家庭。冻干食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是热风干燥脱水食品的4~6倍,正成为国际食品贸易的新生力量。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冻干食品在全世界的需求仅有20万吨左右,到九十年代却达到了上千万吨。近些年,冻干食品的年消费量,美国是500万吨以上,日本是160万吨以上,法国是150万吨以上,还有许多国家的消费量都很可观。由于原料的地域特点和劳动力成本等原因,自九十年代开始,冻干食品的生产已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些冻干食品消费大国,除部分自给外,每年还需从其他国家进口相当数量的冻干产品。
介绍起自己的产品,刘圣本便滔滔不绝了。
以冻干菠萝的生产为例,选取无病害、无腐烂变质、有七成以上熟度的菠萝,去头尾,分级,削皮,去刺,再切分成型,然后经过漂烫、速冻、真空干燥、分选等十几道工艺流程,方可成为冻干菠萝。
市场的快速发展,再次证明了刘圣本选择的正确。
2009年,设计年加工农产品规模达10万吨的广西恩度正式建成投产。随后,其销售收入持续高速增长。随着技术和工艺不断发展,恩度公司应用冻干技术加工的食品已有20几个大类,品种达上千个,其生产能力已经排在该产业的全国前十,年产冻干食品1500吨,产值6亿元人民币。
2011年,恩度公司先后建成年产果汁5000万瓶的饮料生产线、可年产1亿罐的植物饮料生产线和年产冻干果奶固体冲调饮料2000万杯的生产线,企业在设备、技术和规模上都达到较高水平。
同年,恩度公司研发中心获得广西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开展技术合作,成为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华南示范基地,并积极筹创国家级亚热带果蔬研发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强强合作,保持技术、工艺和产品的领先地位。
2013年产值达3亿元,成为了国内加工生产亚热带果蔬产品的大型食品企业,并获得了南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称号。
热心助农解“蕉”急
至于为何将企业取名“恩度”,刘圣本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原来当初企业刚注册的时候,并不叫“恩度”,只是注册了商标“n°度”作为产品品牌,后来,他觉得 “n°度”的中文谐音“恩度”,与自己创建企业的初衷和为人处世的理念不谋而合。
即: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常怀感恩之心,超越无限。于是,这个颇有些禅意的名字,就成为了企业的符号。
然而,真正让刘圣本痴迷于农业,却是因为他发现一家农业“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努力帮助农民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这令他感觉非常自豪,特别有成就感。
2009年11月,受北方雨雪、南方寒潮等因素影响,广西的香蕉销售出现了困难,全区积压了90万吨的香蕉无法运出去,尤其是南宁的产蕉重镇坛洛镇受灾更为严重。
香蕉本来就是一种很娇的水果,由于受冻,加上长时间积压,很快变质、腐烂。
种植户们欲哭无泪。辛辛苦苦拉到街上去卖,往年是每斤8角、1元,这一年每斤3角钱也无人问津。
蕉农不愿眼睁睁看着香蕉烂掉,只好当猪食喂猪,但猪天天吃也会伤胃口的。
广西香蕉滞销的情况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广西自治区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大力拓宽区内消费市场,动员全社会支持香蕉销售,倡导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奉献爱心,积极消费香蕉。
一时间,一个充满温馨的“爱心蕉”活动在全广西开展起来。
……
在众多社会力量中,大显身手的是广西恩度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当时公司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设备的运转还没有完全顺畅,加工能力有限,产业链条过短,加上技术、资金等等因素的限制,要想把当时积压的90万吨香蕉全部通过深加工变为冻干食品,显然无法做到。
但是,企业的宗旨牢记在每个员工的心中,这就是:为“三农”服务,带动广西农业发展,造福一方百姓,与农民合作共赢。
刘圣本如一员即将出征的大将,立刻召开全公司员工大会发出动员令。
他的讲话声音虽然还象平时那样温文尔雅,但却是字字掷地有声,让每一个员工的心灵受到震憾,让每一个员工热血沸腾。
他临阵不乱,当机立断调整生产计划,组织公司全部的人力物力投入到香蕉的收购和加工生产中。
在那些日子里,他几乎没有安稳睡过觉,更很少按时吃过饭,也很少在办公室呆着。不是在车间里和员工们一起加班加点,就是带队到田间地头去收购香蕉,他泡在生产一线指挥员工搬运、装车、卸车,和员工一起吃方便面;和员工们一起吃苦、受累、流汗……
整整一个月,经过全体员工日夜奋战,开足马力,全负荷生产,并且以高于市场价圆满完成了3000多吨香蕉的收购及深加工任务。
为此,广西自治区政府主席马飚,还亲赴公司向全体员工致谢并表示慰问。
此举为广大蕉农挽回了很多经济损失,不但帮助了蕉农排忧解难,更安抚了蕉农们的人心。
“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就是“广西恩度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符号。
香蕉事件也让恩度公司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成为了当时广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典范,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
除了香蕉,恩度高科随着产能的释放,对广西整个种植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目前,公司每年可转化加工农产品将达到2亿公斤,包括西兰花、蘑菇、龙眼、菠萝、荔枝、香蕉等,极大地带动了南宁市周边10个县市的农产品收购市场,尤其是今年我们在广西特产荔枝集中上市时期又一次性收购了2000吨荔枝,大幅度提升了荔枝的市场价格,给农民带来了最直接的经济收入。”刘圣本对此十分自豪。
打造属于自己的农业版图
整个广西香蕉产业存在产业链不完善、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制约了香蕉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
从冻干产品特性来说,由于是“浓缩干货”,看起来既少又轻,给人价格偏高的感觉,在国内尚未形成消费习惯,产品只能全部出口,产能未能充分发挥。
当然,刘圣本对提高农民收入的贡献绝不局限于种植业。冻干食品加工也只是刘圣本整个农业蓝图中的一小部分,养殖业,则是刘圣本瞄准的另一个重要产业。
广西香蕉规模化发展让人欣喜,但经历了“坛洛香蕉风波”,冷静之后发现,这几年,广西香蕉深加工产业依然薄弱,未能担当起香蕉加工调节器的重担。如何在香蕉深加工上做好文章,值得政府、香蕉企业思考。
刘圣本介绍,近年来尽管他们每年都从坛洛镇收购香蕉,尤其是去年10月,受炎热天气影响,坛洛镇散户的香蕉提前成熟集中上市,由于熟蕉无法外运,公司获知信息后,将香蕉加工量由原计划的800吨调至3000吨左右,同时启用3000立方米的冷藏库,增加冻干香蕉产品储存量,解决蕉农的燃眉之急。
但是,冻干香蕉的产量在公司生产中不是最高的,除了受香蕉生产季节性的影响,市场对香蕉深加工产品的接受度还不成熟。而同时公司生产的冻干香蕉,目前主要在国内以及泰国等地销售,一些大的市场如美国、欧洲等进不去,“欧美市场比较喜欢菲律宾的卡文迪什香蕉”。再加上整个广西香蕉产业存在产业链不完善、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制约了香蕉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
“脱水果蔬无防腐剂,无添加剂,却很耐储存,食用方便,在欧美十分流行。”但是,刘圣本介绍,由于是“浓缩干货”,看起来既少又轻,给人价格偏高的感觉,在国内尚未形成消费习惯,产品只能全部出口,产能未能充分发挥。
不过近年来,在开发国际市场的同时,恩度公司也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冻干水果片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中城市销售。公司还推出了冻干果奶系列固体冲调饮料、冻干保健食品,并研发了功能性的植物饮料,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目前,恩度公司已经研发了冻干果蔬、果汁饮料等60多种新产品。其中冻干香蕉、冻干甜玉米、冻干荔枝、冻干香菇、冻干菠萝蜜等5个品种荣获南宁市工业新产品。企业每年新增产品研发率达到10%以上,在国内冻干食品行业保持领先优势。
其实,冻干食品加工也只是刘圣本整个农业蓝图中的一小部分,养殖业,则是刘圣本瞄准的另一个重要产业。
猪肉未来是一个战略资源,全世界紧缺优质猪肉。尤其是在中国,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肉食品,在食品结构中与粮食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数据显示,猪肉在肉类食品消费结构中常年占65%左右,人均年消费量约34千克。预计到2015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59亿,随着经济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人均猪肉年消费量将达46千克,全国生猪市场需求量将新增1.87亿头。
正是出于这一考量,刘圣本计划以民营资本来做国家储备,拟投资12亿元人民币,建成80万吨华南最大的国家级生猪养殖战略储备加工基地,以满足广西、广东、香港等华南地区生猪供应。
不过,刘圣本并不是只打算做个简单的“猪倌”。从源头的饲养、加工、储备,刘圣本的养殖业王国最大的核心是提取。未来,基地将日加工5000头生猪,从猪血、猪内脏提取TM蛋白——TM蛋白主要用于制药,作为贵重的药引,而在化工行业,它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原料。TM蛋白非常珍贵,80万吨生猪中只能提取几公斤。目前,全国提取蛋白的总量不到10公斤,每公斤价格在3500万元左右。
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的利用率和附加值,改善广大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一直是刘圣本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这个信念,促成了他与家乡庐江的合作。
魂牵梦绕 回报桑梓
15年前,刘圣本就是从庐江踏上创业之路的。现在,在家乡投资建设一个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功能性植物蛋白健康饮品加工及利用大米米渣提取葡萄糖项目,终于提上了刘圣本的议事日程。
“这个项目最终落户庐江,而且已经开始建设,我非常高兴,多年来回报桑梓,为家乡经济发展献绵薄之力的心愿终于得到实现。”
所有的游子一样,这么多年来,不管走到哪里,梦绕魂牵的总是生他养他的桑梓地,是难以割舍的乡情。
一直以来,回报家乡,是刘圣本心中难以挥去的情怀。
同时,香蕉、荔枝、木瓜……刘圣本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广西这些次粮作物的种植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愿望,就是进军大米深加工领域。
两种思想在这里得到了汇集。
2010年3月底的一次家乡之行,帮助刘圣本拿定了主意——大米饮品项目立即启动,而且落户庐江。
其实,自2007年开始刘圣本就已经产生进军大米深加工领域的念头,然而由于客观因素,一直没有付诸实际行动。
“尽管考察了诸多地方,而且已经做好了足够的技术准备,但是考虑到公司冻干食品刚刚起步,摊子不宜铺得太大,因此大米饮品项目原本准备两年之后才开始实施,而且在哪里投资一直没有拿定主意。”
好像上苍安排好了似的,庐江的条件恰恰就那么理想。
庐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和粮油生产百强县,粮食年总产量71万吨,其中优质大米占40%以上,常年种植水稻面积150万亩,产量25万吨,另建有水稻“双百”示范基地6.1万亩。这就足以保障“大米饮品”生产的原料供应。
铁路、公路、水路,更为庐江编织了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再加上四季分明的气候……
2010年4月30日,“恩度高科庐江功能性米制植物蛋白健康饮品项目”正式签约。
目前,一个投资5.6亿人民币,占地300多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大米饮品生产基地已在庐江大地拔地而起,今年5月将正式投产,达产后可实现日产6亿瓶(包)产品,年产值达15亿元人民币。
“这个项目最终落户庐江,而且已经开始建设,我非常高兴,多年来回报桑梓,为家乡经济发展献绵薄之力的心愿终于得到实现。”刘圣本激动地说。
“‘大米饮品’项目对庐江的粮食生产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帮助农民解决卖粮难问题及提高收入,项目达产后,每年起码能够消化庐江6~8万吨的大米!”
而且,刘圣本回乡投资的步伐并未就此结束,在他的规划中,庐江的健康饮品生产还将延伸到大米之外的作物,比如花生、绿豆等五谷类的饮品,其中,花生种植基地面积将达2万亩,届时,将大大提升庐江其他谷类作物的价格,从而增加家乡农民的收入,在时机成熟还可以复制养殖业项目。
其实,回顾过去。
从最初的冻干蔬果,到生物提取技术,再到现如今的饮品,刘圣本的产业已触及到农业的方方面面,这一切都是在为企业的上市做好准备。
推动企业上市,是从刘圣本涉足农业产业之初就有的想法,为了企业上市,刘圣本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如由安徽恩度控股广西恩度食品和广西恩度高科等。
不过,相对于融资,刘圣本谋求上市更为看重的是可以规范企业运作,扩大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力。
“上市,是为了让企业公众化,从而利用更广阔的资本进行扩张,将农业深加工市场迅速作大;而市场的壮大,必然会影响中国的企业家群体,从而让更多的企业家来关注农业,并最终投身农业产业化。”
农业+科技+食品,这是中国农业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刘圣本就是要把恩度做成这一领域的龙头企业。
“我们国家传统的小农经济不能使农业得到发展,要想解决农业产业化问题,关键在于企业家是否愿意进入此领域,并能够获得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所有社会资金的支持,从而涌现更多的农业龙头化的带头兵。”
来源:中国国际徽商网 编排:丁勇
凡未经新徽商网的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改动、展示或使用内容或服务,或在非新徽商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新徽商网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