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人心中深埋着对风水的畏惧与敬仰,徽州大势西高东低,河水多自西北流向东南,迎合了风水学说上的山川大势,生发了徽州人对风水的狂热追求,各种类型的风水村落在徽州横空出世。琳琅满目的古村落,是否藏有徽州特有的风水基因密码呢?
徽州
据说,整个徽州的地形形似一艘大船,朝向大海,船头是海拔1787米的天目山主峰清凉峰。徽州山水的褶皱间泊着无数的船形村,村落中又隐藏着一幢幢造型逼真的船形屋,徽州人对船有着天生的执爱,除了徽骆驼、徽州牛之外,船仿佛成了徽州隐性的象征。然而,在之后的探寻中,却发现徽州的村落布局不仅仅是简单的“船”,“船”只是徽州风水形制中的冰山一角。
朱熹笔下“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呈坎村,按易经中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理论选址布局。整个构造山重水复,村落完全处在“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空间模式环境里。村落坐西向东,大门一律朝东,迎春阳之和,避肃杀之气,呈现出了以风水建立起的门户秩序。村左建家庙宗祠,村右建社屋,突出左宗右社。一座座建筑被两水圳、三街、九十九巷分割成一个个独立而连接的空间,置身其中如入八卦迷阵。
徽派民居
石家村石氏宗族是北宋开国功臣石守信的后裔,三条经线、五条纬线将村落分割得井井有条,道道相通,一栋栋民居如棋子散落其间,因此得名“棋盘村”。这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棋盘上似乎还弥漫着腾腾杀气,下棋者早已拂袖而去。让人猜测下棋者是谁?为何留下一盘残局?
里方村钱氏族人遵风水理念,经数百年努力,营构了一个外圆里方的“钱形村”,还干脆取铜钱的寓意将村子名为“里方”。他们将姓氏的钱与现实中的钱穿插在一起,时刻提醒后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村落格局教化后人做人要外圆里方。
徽州宏村
宏村按照一头牛的形状对村落进行了设计,牛角,牛头,牛舌,牛身,牛胃,牛肠,牛脚,一应俱全。从高处往下俯视,看到一头斜卧在雷岗前的青牛,碧水流淌,水气活络,仿佛只要一声吆喝,这头筋骨舒展的青牛,便会缓缓地迈开步伐。
龙形江村、凤凰形雄村、鱼形渔梁村……各种形状的风水村落层出不穷,它们或者隐藏在人们的眼皮底下,或者堂而皇之地袒露天机,数量之多超出想象。仅在休宁一县,就有月形、凤形、鹤形、龟形等三十多个象形风水村落。
徽州山水
由此来看,潜意识中,徽州人深埋着对风水的畏惧和敬仰,大到村落规划,小到一门一窗朝向,择偶看八字,出门翻黄历,建房、搬迁、修坟都要挑吉曰、选吉时,徽州无处不隐藏着风水。风水禁忌颇多,一不小心就有触禁的危险,促使徽州人不得不掌握风水知识,几乎到了人人知风水的地步。
风水设计的美好愿景,让徽州人信心倍增,他们对拥有上天的眷顾和祖先的庇佑深信不疑。通过风水对精神的支持,通过学子自身的刻苦攻读,千年来,徽州“儒风独盛甲东南”,诞生了29个文武状元、2100多个文武进士和数千举人,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徽州夜景
“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同胞翰林,父子尚书,兄弟丞相,四世一品”被传为佳话。在这样经久不息的良性循环中,徽州成为中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古典中国提供了耕读传家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