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NEW
BUSINESSMEN
OF ANHUI

地址:合肥市经开区繁华大道与翡翠路交口经典广场A座7楼

电话:0551-62853688

竹山书院谱春秋 徽商志存圣贤

  竹山书院位于黄山市歙县雄村乡雄村桃花坝上,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建成,现存大部分建筑为原构,是留存保存较好的一座徽州书院。竹山书院作为书院代表,培养了诸多人才,也因此被誉为江南第一古书院。
 
竹山书院
  清初徽商曹氏经营盐业,到了曹堇饴这代时,曹家已经富甲天下。然而曹堇饴有着浓重的儒家情怀,在其病榻弥留人间之际,命两个儿子曹景廷、曹景宸在竹溪建文阁,于是创立了竹山书院。
  明清时期徽商兴盛,徽州的教育十分发达,一府六县共建书院55所,雄村曹氏系新安望族,清初业盐,为两淮八总商之一。同时明清两代曹氏有进士、举人53名,其中有户部尚书曹文埴、军机大臣曹振镛等。竹山书院建成时期正值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后期,也正是徽州造园活动的鼎盛时期。
 
竹山书院院落
  整个建筑分为讲堂和园林两部分。讲堂为合院建筑,有堂、斋、廊等建筑。堂北有斋,中设天井,斋后为厨房。园林位于讲堂之北,主要建筑有清旷轩、文昌阁、百花头上楼、眺帆轩等。清旷轩为园中主要建筑,园林前部稍突于讲堂,并于东南隅增设一园门。园东面作开敞式处理,面山临江,仅筑矮墙分隔内外,青山梵寺,风帆入座,极尽借景之能事。其余三面,环以建筑,形成主景庭院。建筑和景点之间以廊庑联系,延纾数十米,曲折有致。院中平岗叠石,桂树飘香,十分幽雅。
 
竹山书院内部陈设
  园林采用园中园布局,并以借景手法将渐江、竹山景致纳入园中,而园林本身的山池则稍事点缀,与自然环境融成一体。设计还运用多种手法拓深意境,将书院园林主题发挥。栽杏象征杏坛讲学,植桂以寓“蟾宫折桂”,壁间刻赋,廊内嵌碑,与园林情景交融。
  由于受明末清初形成的“新安画派”画风影响,竹山书院园林保持了宋、明以来园林的简远、疏朗、天然、雅意特色。园内建筑采用徽州民居传统形式和处理手法,饰以高古的砖、木、石三雕。书院的房舍为老式徽派建筑,不论是从选址、设计、造型,还是从结构、布局和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保持着融古雅、简洁和富丽于一体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园林小景
  2006年5月,竹山书院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月,歙县投资200余万元修复竹山书院,竹山书院修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原样恢复了启蒙馆、讲堂、书斋等主体建筑。2010年,歙县对雄村竹山书院进行了抢救性维修。2016年,歙县实施国保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对竹山书院保护性设施项目建设,完成竹山书院维修。
 
竹山书院私家花园
  竹山书院为徽州保存最完整的书院,是清代徽州私家园林中仅存的一处,作为古代徽州的私学建筑,其书院中的园林部分,是徽州古典园林的重要范例,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对研究中国清代教育史和园林史具有重要价值。

凡未经新徽商网的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改动、展示或使用内容或服务,或在非新徽商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新徽商网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