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NEW
BUSINESSMEN
OF ANHUI

地址:合肥市经开区繁华大道与翡翠路交口经典广场A座7楼

电话:0551-62853688

打造“IC之都“,合肥抢跑!

  
  近年来,下游传统消费电子、可穿戴智能设备、PC、汽车电子、工控等需求全面爆发,全球芯片持续紧缺。
  
  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而过去几年半导体行业扩产不足,导致行业供需失衡。长期以来,芯片产业就以高技术密集、高资金密集、高风险著称,投资及发展周期长更是其重要特点,不少半导体产业发展成熟的城市都有着相对较为悠久和深厚的技术根基。
  
  最为著名的“晶体管之父”肖克利于1957年便将硅晶体管带入“硅谷”并创办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此后“硅谷”对半导体行业举足轻重;北京和上海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到今天,也经历了60多年的风雨兼程。
  
  但合肥是个例外,从第一个封测企业落地,到投资1500亿的长鑫存储签约,合肥仅用了几年的时间,便构造了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在打造“IC”之都的科创新赛道上,合肥一直奋力“抢跑”。
  
  助力“芯光灿烂”,虞爱华再谈成一关键设备项目合作
  
  7月14日下午,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与上海至纯科技董事长蒋渊商谈集成电路项目合作。副市长路军参加。
  
  
  双方表示,合肥科创实力雄厚、区位优势突出、人才资源富集,是企业发展的机遇之地、有福之地、必争之地。至纯科技与合肥创新气质相投、地标产业相合,携手共进已经走好第一步、还要走好每一步,推动产业链重点环节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替代。双方商定,合肥将坚持以政府更有为促进市场更有效,用全心全意换企业安心满意,助力项目量产后尽早达产满产,推动合肥集成电路产业更加“芯光灿烂”。
  
  中国首条!在肥量产!
  
  7月15日上午,至纯科技合肥至微项目在合肥市新站高新区举行量产仪式。
  
  这是国内首个立项又最先量产的12英寸晶圆再生工厂,填补了我市集成电路产业链又一空白。
  
  据悉,该项目投资约10亿元,包括晶圆再生和半导体部件再生。其中,晶圆再生项目是服务于中国半导体高阶市场的首条投产的12英寸晶圆再生产线。不仅填补了产业链的空白,也为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提供了强劲支撑。
  
  
  至此,合肥已编制好成电路产业的另一个篮子。此次项目合作,不仅填补了产业链的空白,也为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扬帆助航。
  
  几年来,合肥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打通了芯片产业链。截至目前,合肥已集聚集成电路企业超300家、从业人员超2万人,形成了以长鑫存储为代表的存储芯片集群,拥有晶合集成、通富微电等一批行业龙头,成为全国少数几个拥有集成电路完整产业链的城市之一。

凡未经新徽商网的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改动、展示或使用内容或服务,或在非新徽商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新徽商网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