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安徽省生产总值17551.1亿元,同比增长0.7%。
今年以来,安徽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整体经济形势由降转增、稳步复苏,特别是二季度以来积极变化显著增多,主要指标快速回升,经济动能不断增强。
据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肖志颖介绍,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安徽生产总值17551.1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2.3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7126.2亿元,增长0.8%;第三产业增加值9272.6亿元,增长0.4%。
具体来看,安徽上半年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
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4.1%转为增长1.5%。夏粮总产334.4亿斤、增长0.9%,总产创历史新高、居全国第三位,实现“十七连丰”。
工业生产恢复较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良好,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快于全国3.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位。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加8%,比规上工业产值高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5%,比规上工业增加值高8.5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中,汽车增长8.4%,智能手表、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分别增长71.8%、38.4%和13.3%。
服务业由降转增,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第三产业增加值由一季度同比下降3.7%转为增长0.4%。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3%、5.8%;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下降2.3%、17.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1.6、15.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降幅亦明显收窄。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3%,降幅比1-4月收窄5.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由一季度同比下降11.1%转为增长1%,快于全国4.1个百分点。
上半年消费品市场稳步回暖,线上销售快速增长,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56.5亿元,同比下降3.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8.4个百分点、比全国低7.9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增长5.1%,一季度为下降11.9%。
财政收入降幅明显收窄,金融新增存贷款同比增加,上半年,全省财政收入2992.3亿元,同比下降7.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6个百分点。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9523.3亿元,同比增长10.1%,比3月末加快2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
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名义收入增幅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