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13时07分,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都说,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却说,这粒种子,是母亲在他幼年时种下的。
如今,袁老已逝,他同样给事业家们留下了弥足而珍贵的种子,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也感受到信心和担当。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国货崛起正当时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粮食安全之路?袁老潜心研究了一辈子的杂交稻,让人们不再饿肚子,并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
如今,我国已迈入世界农业科技大国行列,三大主粮原生质体培养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是大米产量最高的国家,面积占全世界水稻面积的20%,产量占全世界大米总产的近40%。在制造业上,中国制造同样彰显着实力。在过去30年里,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最顶级的工业强国,制造业规模增长了18倍。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走入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弯赛道。
国货崛起正当时。
“高产,更高产”
坚持创新和奋斗精神
袁老生前常跟人说起他的两个梦,其中一个是禾下乘凉梦,这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
“我已经90岁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要力争让我们的团队早日完成每公顷18吨的高产攻关,做好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生产应用。”
90岁时,袁老名已满天下,但仍埋头于深耕农业,不断地追求高产、更高产和高品质、更高品质。他以行动示众人,事业者的每一步前进,都是创新的结果和奋斗的结晶。
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科研还是制造,只要坚持创新和奋斗精神,事业终将乘风破浪。
经常有人问袁老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他答道,其实谈不上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八个字。
“覆盖全球梦”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我的另一个梦,就是杂交水稻走向世界、覆盖全球梦。”
为了实现这个梦,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坚持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美国、巴西等国实现大面积种植。
如果把中国市场比作一条河,那全球市场就是浩瀚海洋。国门之内,企业规模再大也只是小河里的大鱼,只有走到全球市场这片大海,才能看到更高的格局。
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就是汇入浩瀚海洋无可替代的推助力。
最后,分享一下袁隆平院士对于自己成功“秘诀”的解答。
经常有人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其实谈不上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八个字。
首先,知识就是力量,是基础,不但要打好基础,还要开阔视野,掌握最新发展的动态。
第二点,汗水指的是要能吃苦,任何一个科研成果都来自于深入细致的实干和苦干。特别是我们学农的,光是书本知识不够,还要实践。要在农田里面做试验,免得变成一个“书呆子”。
第三,要有灵感,灵感就是思想火花,是知识、经验、思索和追求综合在一起升华的产物,要做“有心人”,随时注意捕捉思想的火花。
第四是机遇,有一句名言叫做:机会宠爱有心人;还有句话叫做: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机会宠爱什么人呢?有心人!所以说,我们要做有心人,随时注意捕捉思想的火花。偶然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可能是灵感和机遇,你们要学会用哲学的思维看问题,透过偶然性的表面现象,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
——《做躬行实践 厚积薄发的新时代青年》
袁隆平院士在湖南农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