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是担当使命、英勇斗争的百年,是坚守理想、践行初心的百年。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奋进。
新徽商传媒特推出“百年大庆新徽商说”栏目,重温党的历史,书写新徽商情怀,为党的伟大事业加油鼓劲。
李健——安徽宣酒集团董事长
宣酒集团,作为一家优秀的民营企业,受惠于改革开放的好时代。立足于对内为员工创造幸福,对外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宗旨,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县级小酒厂一举成长为中国白酒工业50强。
此时此刻,重温党的历史,回望社会变迁,必然心生诸多感慨。李健董事长被誉为酒界思想者,向来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作为一名企业家,也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他最关注的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码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
近日,他用“成功背后的四个一”对此进行了解读。
中国共产党成功背后的“四个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百年,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来说,可谓波澜壮阔,充满艰辛与辉煌。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这头窘迫困顿的东方睡狮逐步醒来,从一个几乎亡国灭族的境地毅然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再也不是那个可以任人欺辱的“东亚病夫”,而是一个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大国。
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从这部教科书中,我们可以读到太多太多的东西。我个人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根本上是由其背后的“四个一”所决定的。
坚持一个真理
伟大的事业必然有伟大的理论来指引。1840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努力均未能改变中华民族悲惨的命运,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
对于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来说,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呢?维护封建统治的帝王思想在中国已延续两千多年,它将会断送民族的未来。那么,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思想能让国家摆脱灾难吗?答案显而易见。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军阀割据,四分五裂,动荡不安。外国列强纷纷寻找各自的代理人,不断侵蚀原本已经羸弱不堪的国家机体。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领导,中华民族必将暗无天日。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能拯救中国吗?当时的世界潮流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这股潮流将西方带出了黑暗的中世纪,推动了各个列强的诞生。基于此,孙中山先生开启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并一举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他所运用的理论就是“三民主义”,其核心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然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其胜利果实很快被代表封建残余势力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军阀窃取。满清政权虽被推翻,但国家更加混乱,民族依然苦难。事实证明,“三民主义”并不能担起救国救民的大任。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改变中国革命的命运?这是由其真理性和中国的现实所决定的。当时的中国,千千万万个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遭遇的苦难是其他民族少见的。中国需要的是能够真正将劳苦大众从苦难中拯救出来的理论。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代表的正是庶民的胜利,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对于积贫积弱、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来说,正是苦苦寻求的真理。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逐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尤其是2012年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举棋定向,谋篇布局,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人类最先进的理论思想,代表着宇宙的真理。
中国共产党在追求真理中诞生的,更在追求真理中成长。与真理相伴赋予中国共产党无穷的力量。
寻找一条道路
有了先进的思想之后,还要解决好道路问题。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也是不断寻路的历程。
中国革命的道路应当如何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经过艰苦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什么会这样?这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是从学习苏联开始的。苏联模式是通过工人运动占领中心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然而,中国革命初期所遭遇的挫折,证明此路在中国行不通。因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城市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在更加广大的农村,农民们生活极其艰难,蕴藏着巨大的革命热情,而封建军阀割据下的农村,封建统治又相对较弱。农村确是革命的广阔天地。循着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发展的道路应当如何走?这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但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没有标准答案。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甚至严重失误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终于给出了答案。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及奋斗目标。从此,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征程,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团结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
构建一个核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说:“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中国共产党的无穷力量首先体现在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作用上。
党中央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有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建党之初,革命遭遇挫折。遵义会议的召开,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党的事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取得伟大长征的胜利,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还一举摧毁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的政权并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毛泽东同志是中国革命的舵手,在他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站了起来。
在社会主义建设遭遇重大挫折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一举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舵手,在他的开创下,中国人民富了起来。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谋篇布局,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解决的问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舵手,在他的引领下,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一定会真正强大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而党的领导核心是党的领袖及其中央领导集体。事实证明,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用发挥得越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进展得越顺利。
运用一个办法
马克思主义的先进之处在于,她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还是正确的方法论。她明确告诉我们,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因而,抓主要矛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正确方法。我们党的几代领袖和领导集体无一不是抓主要矛盾的高手。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国家疲弱,民不聊生,黑暗势力强大而复杂。那么,什么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扫描,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千百万工农劳苦大众与所有剥削者反动派(概括为三座大山)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与苏联不同的是,中国的农民问题是核心问题,因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就是土地革命。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农民及广大底层人民翻身得解放。因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正确的革命道路。
随着日本侵华的推进,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便成为党的工作的核心。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抗日统一战线迅速形成,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保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拨乱反正,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一举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的历史进程。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积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而随着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西方资本主国家的发展进程放缓,中华民族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一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
历史事实表明,每到历史的重要关头,党中央总能准确把握国内国际发展潮流,找准历史方位,抓住主要矛盾,定准改革与发展的要务。而正是科学运用这一有效的方法,才确保了党的事业不断顺利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