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七八月,大大小小的校外培训机构都将迎来一波招生旺季。但今年随着教育部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许2021年暑假会成为校培行业最难过的一个暑假。
校外培训的那些“坑”
近年来,电梯广告、网剧植入、电影院投放,校培的广告可谓是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各式各样的辅导机构不断涌现,质量更是良莠不齐,有些更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有意无意地制造教育焦虑,成为当前教育内卷化的重要推手。据了解,目前校外培训乱象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合同纠纷是最为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服务缩水、不按合同约定开课、合同中含有霸王条款等。其中,不按合同规定为消费者办理退费尤为突出。
虚假宣传也是备受消费者诟病、引发投诉较多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夸大宣传培训效果或成绩、夸大宣传师资力量、虚假用户好评等方面。
国家政策来“降温”
面对乱象频生的校培行业,近期国家出台的多项政策,释放了一个鲜明的信号——不能让校外培训机构再野蛮生长。
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强调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严禁教培机构随意资本化运作;
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介入监管,共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处以3650万元的顶格处罚;
6月15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监管校外培训,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政策一出,全国各地开始纷纷响应:
6月10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代号为“利剑”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全市统一执法行动;
6月24日,湖南省岳阳市统计局网站刊文,建议取消课外和网络辅导班,减轻家长的经济压力;
6月27日,河南省多地教育局发布紧急通知,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暂停营业。
家长、老师怎么看
严格监管下风声四起。最近,路透社一则有关中国计划试行禁止假日期间补习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和各方猜测。
为此,我们针对当前中小学补课的情况,做了一个暑期采访调研活动。
王先生 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
问:您家的孩子一般在什么时间上辅导班?
现在的小孩子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她一般放学后、周末、寒暑假都有辅导班,不过平时放学后课程不多,一周就一两次,主要集中在周末和寒暑假。
问:您是出于什么目的给孩子报这些辅导班呢?一年在这上面的花费大概有多少呢?
她现在才小学一年级,提高成绩也谈不上,但是身边的那些同学都在报班,你总不能让她在家玩呀,会担心她落后其他人。一年各种班加起来,花费也小一万了。
问:最近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对校外培训进行监管,对此您有了解吗?有什么看法呢?
看过相关的新闻,如果真的能对这个行业进行整顿,肯定是好事。电视里的那些鸡娃现象,毕竟是夸张化了,虽然会看重孩子的学习,但还不至于焦虑,如果没有这些辅导班了,孩子也会轻松很多,至于课业问题,大不了就自己来教呗!
徐老师 新东方语文老师
问:您在新东方从事教学工作几年了?往年暑假的课程都是怎么安排的?
我从大学毕业就来新东方,工作有6年多了。每年暑假都是新东方的一个旺季,像我们初中语文的话,一天4节大课,一节2个小时,有的老师课多的话,一天有5节。
问:作为老师,您是怎么看待孩子课外补课这件事的呢?
如果孩子个别学科有薄弱,课后可以适当地补一下。但如果平时成绩尚可,只是盲目地跟随身边的人,一味地去报班,这种行为是没必要的。尤其是语文这块,孩子平时的阅读和积累更重要。
问:近期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严格的监管,你们有什么相应的调整吗?
之前在中小学生减负这块,我们就已经暂停了一切课后作业,平时在朋友圈也禁止一切宣传活动。但这次监管力度比想象中更大,我们暑假班分为三期,目前一期已经开课了,但是听说后面二期不允许开课,现在把能调的课都调到一期来上。
问:您对这些政策有什么看法吗?
我会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忧虑啊,现在就担心自己是不是要失业了。特别对于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政策一出,教育机构就不会作为就业的第一选择了。
不补课,暑假怎么过
如果暑假不补课,把假期还给孩子,关键问题在于:长达约两个月的假期,孩子去哪里?谁来教?谁来管呢?
双职工家庭无法兼顾孩子与工作,尤其对于一些无知识能力辅导孩子学习的家庭,校外辅导班确实帮到了孩子的学习。
但如果只靠家庭的力量,是难以照料孩子们暑假的,还需要学校、社会力量的参与。
为缓解上海小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团市委、市教委等单位决定在全市开办小学生爱心暑托班。2021年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在全市共开设办班点543个,覆盖所有街道、乡镇。
河南安阳市教育局则鼓励各学校将课后服务延伸至暑假期间,开放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操场等场所设施,为学生提供暑期自主学习、阅读、体育运动及其他兴趣活动的场所。
更何况,只是治理校外培训无法根治家长的教育焦虑。我想,家长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在孩子教育成长的过程中,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暑假不补课,你能教会孩子什么呢?
最后,借用《人民日报》曾经的一句话:教育好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