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NEW
BUSINESSMEN
OF ANHUI

地址:合肥市经开区繁华大道与翡翠路交口经典广场A座7楼

电话:0551-62853688

徽商“不老松”江宝全:与癌症赛跑的创业家

  
  当一个人第一次听到自己身患癌症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心情?当同一个人,连续三次癌症手术,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态?
  
  2021年9月,江苏南京金箔集团又一次获得全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殊荣,而金箔集团操盘人,就是经历过三次癌症手术,75周岁的江宝全。
  
  1960年,从安徽一名孤儿只身闯荡江苏大地,到1983年底,拯救濒临倒闭的金箔小作坊,再到领跑十二个板块上百家企业,江宝全通过不断与癌症赛跑,为江苏乃至全国民营经济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企业发展背后的力量,来自这位老创业家与癌症赛跑的顽强生命力、以创业为乐的玩命精神。
  
01
三次癌症,三次手术
坚持“生命不息,创业不止”
 
  2013年,江宝全被检查有肺结节,经手术后化验为肺腺癌。
  
  2017年,江宝全右肾又长了一个小肿瘤,经手术化验后为肾癌。
  
  2019年底,江宝全再次被送上手术台,这次,癌症转移到了脑部。经过两次开脑挖瘤放液,确实为脑癌。就在所有人快放弃的时候,江宝全奇迹般地“活过来”了。
  
  出院后的半年里,江宝全知道自己已进入生命尾声,趁在家养病,他将近五十年从事工商业的管理经验理论总结整理成创业六十条,用“三字经”的特定形式,探索中国本土草根创业的规律,希望更多草根创业者能从中得到启迪和受益。
  
  2020年12月底,《创业三字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一时间在社会各界产生热烈反响。
  
  江宝全仍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书中的“六十条”,“玩命”地干着常人无法做到的“创业生涯”。
  
第三次癌症手术出院后,江宝全在家中给干部开会
  
02
脑海里有伟人的教导
古人的训诫和英雄的榜样
  
  面对癌症的缠身,是消极等死还是“玩命”战到生命结束?
  
  伟人说过:“干革命就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有的人死了,重于泰山;有的人死了,却轻如鸿毛。”
  
  江宝全靠着强大的精神力量,练就了“顽强”的革命意志,誓死当一名“宁死不屈”的共产党员。江宝全也学习过古人训导“留得芳香在人间”,还记得许多英雄人物榜样“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故事。
  
  他决定:既然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的人生寿命不长了,等死不如拼命,不如战到最后一口气。所以,他以“创业”为乐。
  
江宝全伏案工作
  
  前两次手术出院后,江宝全仍然每天充满“三情”(热情、激情、豪情)工作生活,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以上。因为他知道,他不能停下来,他身后是整个金箔集团几千名职工的安居乐业。
  
  作为金箔集团董事局主席,他忙的是整个集团的前途与命运;忙的是整个集团的战略布局;忙的是整个集团的传承发展。
  
  江宝全为每个板块都制定了详细的发展战略目标:金陵金箔“五星高照”、金箔包装“五旗飘扬”、金箔机电“五鸡(机)生蛋”、金宝商业“五龙腾飞”、金宝农贸“五路齐发”、金元宝酒店“五朵金花”、金箔置业“五福临门”、金箔教育“五子登科”、金箔文产“五彩缤纷”、金箔农业“五谷丰登”……每个板块战略目标实施背后都有精密的谋划、规划、计划。
  
江宝全主持召开金箔集团前途与命运研讨会
  
  每年,江宝全都会组织集团高管两次封闭式大会,一次年中的前途与命运研究会,一次年底的董事扩大会,组织公司所有高管针对企业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思考、研讨,形成企业发展计划“蓝皮书”。
  
  为了金箔企业能够随时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那几年江宝全不是在带高管外出考察学习的路上,就是在会议的现场。
  
  “为了职工忙,企业忙,我乐在其中!”江宝全说,“当我留给国家一个完整的金箔集团,留给后人一个完整的金箔家族,我这一生也就无憾了!”
  
03
一生听党话,跟党走“三斗”数十年,
创业路上无止境
  
  江宝全说:“在我的脑海里,除了创业,我什么都不感兴趣,也没有心思。”
  
2021年6月22日,江宁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现任党委书记、局长陈炳晖亲自将“光荣在党50年”特别纪念章送到江宝全手中
  
  站在75岁的人生路口,江宝全回顾这一路走来不禁热泪盈眶,“我1960年就成了孤儿,14岁从安徽逃荒到江宁,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我活不到今天;没有苦斗、奋斗、争斗这四十年,也没有金箔集团的今天!”江宝全如是说。
  
旧时金箔老厂房
  
  1983年底,那时的江宝全胸怀大志意气风发,已经在江宁县最大的化肥厂任党委成员、政工科长,快乐日子香甜如蜜。谁知上级党组织将他调至江宁金箔厂任职。
  
  当时的金箔厂,只是在江宁东山镇小里村的一个小作坊,年产值只有170多万,固定资产只有30多万,亏损却高达近200万,前后换了十二任领导,都先后败下阵来,县领导为此找到了江宝全。
  
  那时,化肥厂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工资奖金财政全部拨款,而金箔厂则是城镇集体企业,工资奖金靠自己找米下锅。江宝全当时已是正式国家干部,而金箔厂的干部则不在编制之内。
  
  江宝全知道这个道理,但对于组织的决定,江宝全只说了一句话:“我是一名党员,共产党员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今日金箔家族部分企业掠影
  
  几十年来,江宝全领导的“金箔集团”,成了社会上有名的“创业楷模”:金陵金箔成了国家非遗,成了故宫官式供应商;金箔机电成了中国最大的起重电机基地;金元宝是中华餐饮名店;金宝农贸是全国农贸行业重点示范地……
  
  名品、名企、名人是金箔集团一贯宗旨,只搞实业,不搞虚拟经济。后来,金箔企业成了一片“大森林”,十二个板块,近百家大小公司,资产已有上百亿,而且全是制造实业。在当地企业关停并转时,金箔集团仍然生机盎然,一花独放。
  
2018年2月1日,故宫博物院授牌“故宫官式古建筑材料基地”
  
04
一生“三不提”“三不要”
树立“三命观”实践“八种精神”
  
  江宝全自己给企业制定了一个“金箔精神”:敢于改革,勇于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居安思危,永无句号。他掌管金箔企业近四十年,处处事事严于律己,身体力行。
  
2014年,江宝全在大江讲堂首次开班上讲课
  
  江宝全为党工作,为事业奋斗,从来“三不提”(不提职务高低、不提待遇多少、不提条件好坏)。
  
  他在化肥厂二十年,厂行政后勤脏乱差,无人肯干。江宝全主动请缨,放弃“有职有权”的政工科长,主动改任行政科长,终于使化肥厂行政科成为国家劳动部典型。
  
  当年他到金箔厂,一分钱奖金没有,他从“米箩”跳“糠箩”,终于使金箔厂焕发青春。在金箔厂,他使金箔厂几千名职工几十年安居乐业;他创办的所有产业,都是为当地政府挑重担,为城市底层百姓排忧解难。
  
  江宝全受党教育五十年,是金箔集团有名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典范。他曾经打着赤膊在大排档吃饭;他基本不上名店买名品,衣服大部分在旧货市场,在金宝老百姓市场购买;他到七十多岁都戴着普通手表;他在金箔当老总几十年,从不批钱、不经手钱。“艰苦奋斗”是他的座右铭。
  
  江宝全长期坚持“三不要”(不要名、不要权、不要利)。他从不讲“官话、套话、假话”,喜欢讲“实话、真话”。他在2000年改制时,领导有意将股权全部转让给他,他坚持不要,将企业股份分给广大职工。尽管近四十年来他的称谓从江书记到江厂长,再到江总裁,直到现在的董事局江主席,虽然职务名称发生变化,但他把带领金箔人发展金箔事业的责任一直担在肩上。
  
2021年4月26日,江宝全为苏商吾道学院授课《金箔集团的战略思维和创业心得》,引发热烈反响
  
  江宝全提出一个创业家的“三命观”(保全性命、肩负使命、绽放生命)。他说,保全性命包含三个层次涵义,既要保全个人性命,还要保全任职岗位的寿命,更要保全企业的寿命;肩负使命就是要挑起肩上重担和使命;绽放生命就是要使自己的企业事业产业绽放光芒。
  
  在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75岁的江宝全始终实践着“八种精神”(吃苦精神、奋斗精神、忘我精神、牺牲精神、创新精神、学习精神、忍让精神、谦虚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三命”。
  
05
“与癌症赛跑” 
争取创业到最后一口气
  
  三次癌症,终于使江宝全知道,自己的生命时间不多了。许多人认为,这时候的江宝全应该好好吃、好好玩。江宝全却趁这生命最后阶段,决心与癌症来一场最后赛跑。他一方面布局金箔传承,一方面选择一般人不敢不愿的金箔几个难点企业,准备最后“上刀山、下火海”。
  
2017年7月2日,金箔集团首届创业导师收徒仪式合影
  
  四年前,金箔集团投资近3个亿在中国当代草圣林散之祖籍——中国安徽乌江建设了一幢93000平方米的林散之书画艺术广场,这是中国最大的室内书画艺术广场,内含买字画、卖字画、展字画、学字画、研字画、拍字画、藏字画、论字画,面向全国全世界。
  
  这项涉及“文化产业”未来战略,困难前所未有。多少人望洋兴叹,多少人望而却步,多少人信心不足。但是,江宝全认为,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共产党员应具备的态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此,江宝全亲自挂帅项目总策划,进行全方位思考,虚心求教书画大家,多次亲临现场督战指导,提出“五个不动摇”:坚持办一个专业化、特色化大卖场;坚持“为不出名的画家扬名,为已出名的书画家增辉,为普通老百姓购到真迹,为繁荣书画市场讴歌”的宗旨不变;坚持梦想打造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室内书画艺术殿堂;坚持走系统化、中高档之路;坚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迎难而上。
  
  江宝全的“三坚”(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精神,在这个项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的亲自牵头引领下,林散之书画广场在全国名声渐响,曙光已现,预计年底前开业运营。
  
位于安徽乌江的林散之书画艺术广场
  
  金箔集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开始涉及农业,从1998年接管湖熟鸭业,1999年创建金东海酱菜,2000年上马江宁府酒业,差不多同时,生产“金哥锅巴”,前后已有二十年光景。但因为没有选好人、选对人,一直都奄奄一息,企业内部都丧失信心与兴趣。
  
  江宝全脑癌手术后还在诊疗中,带着虚弱的身体,想着自己反正“三不要”,凭着“啃骨头”精神使命,主动将此事揽在自己身上,亲笔手写二三万字策划书,亲自研制金箔农业的几个新产品,并且三番五次与金箔农业同事共同商量研究,终于使金箔农业有了目标,有了思路,有了希望。
  
江宝全为金箔农业策划方案
  
  “人,要有一点精神的!”江宝全说,领悟这句名言,不仅要讲在嘴上,还要身先士卒;不仅要讲在平时,还要体现在最危急、最关键、最需要时刻,这才是一位创业人真正的“可贵精神”。

凡未经新徽商网的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改动、展示或使用内容或服务,或在非新徽商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新徽商网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