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NEW
BUSINESSMEN
OF ANHUI

地址:合肥市经开区繁华大道与翡翠路交口经典广场A座7楼

电话:0551-62853688

瞄准“世界药都” 广药“亳州造”布局全面拉开

近日,2019年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5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盛大开幕。作为连续八年蝉联中国制药工业百强第一位的广药集团以本届交易会为契机,正式启动了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亳州)有限公司重大项目,项目包括打造广药特色主题文化聚,规划创建广药集团(亳州)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及努力打造“白云山和记黄埔(亳州)有限公司”成为广药集团产能的新高地。

瞄准“世界药都” 广药“亳州造”布局全面拉开

享有“中华药都”美誉的亳州是中药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的长寿之乡。近年来,亳州市立足中药材资源优势,抢抓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省加快中医药发展政策机遇,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拥抱“传统药都” 广药描绘文化长卷

在“文化强国”的大战略背景下,广药集团再次打出“文化+项目”组合拳,继前不久王老吉首个凉茶博物馆落户纽约曼哈顿、日本东京凉茶博物馆项目启动、首个海外“神农草堂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心”落户新西兰之后,此次广药又重磅宣布广药特色文化聚落落户亳州。广药以文化繁荣带动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发展势头强劲。记者发现,在亳州进行广药特色主题文化聚落建设并非心血来潮,这很可能与白云山和亳州的世纪之交有关。

资料显示,早在1991年广药集团白云山制药厂在亳州市十八里镇投资成立了亳州白云山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旧亳州基地),而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亳州)有限公司(简称:新亳州基地)始建于2013年并于2016年落成。亳州白云山制药有限公司是亳州市最早成立的药企之一,见证了亳州市中成药制造业跨越两个世纪的发展。在过去的二十八年里,亳州白云山历经数次股权的变迁,不仅为亳州中医药制造业和白云山中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新亳州基地的落成奠定了基础。

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感慨:“从那里走来,仿佛跨过了白云山的世纪之交,那里书写着白云山和亳州的不解之缘”。

有二十八年的“交情”加上广药的文化基因,广药特色文化聚落将落户亳州也就顺理成章了。博物馆聚落是广药文化的一大象征,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王老吉凉茶博物馆、陈李济博物馆、采芝林中药博物馆等多个文化宣传平台,都展示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

据介绍,该文化项目将从医理药性、医道同源、药食同源及岭南医药成就、广药老字号历史文化、广药党建、廉建文化等方面向市民展示,并开辟岭南道地药材种植专区、岭南养生体验互动主题园区等,同时将结合亳州“千年药都”的悠久历史及本地文化展示老子、庄子、华佗、伊尹等历史名人及亳州医药文化成就进行综合展示。

广药“亳州造”布局全面拉开

作为药业“大佬”,广药集团早已把发展的眼光投放到了亳州。据介绍,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亳州)有限公司将是广药集团在中原地区的大南药、大健康双产业基地,该基地重点进行生产的产品包括了白云山复方丹参片和复方板蓝根颗粒,这两个产品正是广药旗下最大的中成药生产企业白云山和黄的拳头产品,占据着全国同类产品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称,广药集团产能中心规划雏形霸现,既从化和揭西两大生产基地投产之后,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亳州)有限公司则成为了广药的第三大生产基地。广药方面也表示,亳州公司将是集团在省外最重要的、扩充的生产基地,这也标志着广药集团在“三大升级、四大板块、三大新业态”的全产业链布局中划下了浓重的笔墨。自此,广药“亳州造”布局全面拉开。

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广药中药板块价值突显

近年来,广药集团科技创新、引资引智,加速冲刺世界500强。说到科技创新,不得不提广药的高端人才“金字招牌”。活动现场,广药也表示将把院士工作站建设作为亳州公司企业培养、引进高端人才的重要战略。

据了解,旗下的白云山和黄中药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在2016年就被评为了“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自建站以来,该工作站开展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十余项,申请发明专利30项,PCT国际专利3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市科技进步奖4项等。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亳州)有限公司集合了文化、科研、产能于一身,立足亳州,将进一步提升亳州中医药综合实力,进一步促进亳州经济腾飞,携手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编排:丁勇

凡未经新徽商网的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改动、展示或使用内容或服务,或在非新徽商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新徽商网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